主辦:山西省臨汾市大寧縣人民政府 ? 版權所有 2018
承辦:大寧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晉ICP備2021003345號-1 網站標識碼:1410300001
涉密文件嚴禁上網
大寧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發布機構: | 大寧縣人民政府 | 索 引 號: | |
標 題: | 大寧縣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25年全縣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 成文日期: | 2025-02-17 |
文 號: | 大政發〔2025〕1號 | 發布日期: | 2025-03-13 |
主題分類: | 公安、安全、司法 | 主 題 詞: | 安全生產 |
大政發〔2025〕1號
?
大寧縣人民政府
關于做好2025年全縣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
各鄉鎮,縣直各部門:
2025年,全縣安全生產工作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精神、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縣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精神,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發展和安全,按照“嚴、緊、深、細、實”“五不為過、五個必須”工作要求,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持續提升應對突發事件處置水平,全力推動安全生產治理模式向主動攻堅、超前防范和精準發力轉變,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為大寧高質量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強化政治引領,筑牢安全發展理念
(一)強化理論學習。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作為第一議題及時跟進學習,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重要論述作為理論學習重要內容定期組織學習,把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關于安全生產重大決策部署作為重要議題及時傳達學習,強化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的紅線意識,樹牢事故可防可控的理念,嚴格工作措施,建立落實清單,加強跟蹤問效。(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及政府、縣安委會成員單位)
(二)常態宣傳引導。把安全生產納入宣傳計劃,利用政府網站、電視臺、微信、微博、抖音等媒介常態化開展宣傳。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消防宣傳月、防災減災宣傳周等專題活動。深化冬季安全“敲門行動”和安全宣傳“五進”活動,進企宣講、送教下鄉、入戶提醒,發動各方面積極參與,有效防范化解群眾身邊安全隱患。注重安全意識從娃娃抓起,教育部門要督促學校上好安全教育課,加強應急逃生和自救互救演練。發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作用,加強群眾對安全生產的監督,開展家庭安全寄語等活動,筑牢安全生產人民防線。(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及政府、縣安委會成員單位)
(三)深化警示教育。加大典型事故、違法案例、隱患場景曝光力度。省內外發生重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縣安委辦印發警示提醒函,各鄉鎮、各部門舉一反三、自查自改。對縣域內發生一般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和典型事故的,縣安委辦組織召開警示教育會,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問責處置,切實做到“一廠出事故、萬廠受教育,一地有隱患、全縣受警示”。(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及政府、縣安委會成員單位)
二、深化三年行動,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四)著力從根本上解決重大問題。聚焦重點行業領域,采取有力措施,每年至少解決1—2項制約安全發展的突出問題,久久為功,持續發力。涉及跨部門等難以解決的重大問題要及時提請黨委政府專題研究。著力解決工程項目、檢維修作業外包外委管理不到位等問題;著力解決油氣長輸管道項目手續辦理等問題,加快安全設施“三同時”審查工作;著力解決建設工程消防審驗歷史遺留、使用易燃可燃保溫材料等問題;著力解決高層建筑、醫療機構、人員密集場所、“九小場所”、文物建筑等消防設施器材不完善、安全措施不落實、特殊作業管控不到位等問題;加快推進停放充電設施建設,著力解決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等違規停放充電行為,以及打擊非法改裝力度不大、充電費用未落實居民電價政策等問題;著力解決建設工程轉包、違法分包、盲目趕工期搶進度、不按方案施工、審批手續不全、違規動火作業、高處墜落等問題;著力解決燃氣老舊管網帶病運行、第三方盲目施工破壞以及氣、瓶、閥、管、灶等方面問題;著力解決“兩客一危一貨一面”等重點車輛“三超一疲勞”、酒醉駕、重點營運車輛動態監控流于形式、公路行車速度管控不足、農用車違法載人,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無牌行駛、未檢作業、無證駕駛,以及隧道照明、臨水臨崖、長大橋隧、急彎陡坡、校園門口基礎防護設施不到位等問題。(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五)著力從根本上消除重大隱患。統籌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大力加強安全生產全鏈條標準化建設,扎實推進燃氣、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電動自行車、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保溫材料“一件事”全鏈條安全監管,深入開展“冬季行動”安全生產專項行動、歲末年初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拉網式、地毯式、起底式排查整治事故災害隱患。持續學好用好重大隱患判定標準及“一行業一清單”,落實重大隱患自查自改常態化機制和“雙報告”制度,推進重大隱患動態清零。健全落實事故隱患舉報獎勵制度,對檢查核查發現的重大隱患采取立案查處、公開曝光、追責問責、對主要負責人和企業“一案雙罰”等措施。對嚴重違法行為依法采取限期整改、停產整頓、關閉取締、聯合懲戒,落實行刑銜接機制。(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及政府、縣安委會成員單位)
三、聚焦重點工作,增強安全防范能力
(六)強化問題隱患排查整治。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嚴控入企檢查人員數量,限定入企次數,設定“企業安靜期”,嚴格規范入企監督檢查、考核巡查、指導幫扶、調查研究等活動。在減少檢查頻次的同時,要提升檢查質效,充分運用隱患排查“四查一倒追”工作機制,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排查等專項整治行動,嚴格落實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完善并落實安全生產“吹哨人”制度,精準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隱患。(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及政府、縣安委會成員單位)
(七)保持打非治違高壓態勢。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法》《山西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法律法規,對非法生產經營建設和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經停產整頓仍未達到要求的,要依法關閉取締;對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的有關單位和責任人,要依法從嚴從重處罰;對存在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和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單位,要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嚴格落實掛牌督辦等措施;對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要依法納入“黑名單”實施聯合懲戒、行刑銜接。(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及政府、縣安委會成員單位)
(八)推進重點安全治理工程。加快推進老舊場所消防設施升級改造、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電梯安全筑底、消防“生命通道”暢通等安全治理工程。開展地震災害危險源和風險源探查,配合實施巨災防范工程和山西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建設。(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交通局、縣應急管理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消防救援隊等部門分工負責)
(九)強化安全生產科技支撐。推廣“智慧應急”,加強風險普查數據應用,全面提升監測預警、決策指揮和響應處置能力。將視頻指揮調度平臺延伸至鄉鎮,實現應急指令直達基層。推動粉塵涉爆企業完成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工作,推動化工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建成特殊作業審批、作業管理場景和人員定位等系統。加快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作業,提升本質安全水平。(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十)深化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按照“典型引領、示范帶動、突出重點、全面推進”的工作思路,以作業過程規范化、崗位操作標準化、工作步驟流程標準化為目標,制定適合本行業的安全生產標準化操作辦法。要對重點行業領域的企業標準化創建進行摸底梳理,對未達標企業要督促盡快達標,對已達標企業要進行動態監管。危化生產企業等高危行業企業要繼續開展“提質升級”活動,推動崗位達標、專業達標、企業達標。(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十一)強化人員素質能力提升。對標對表周邊縣市,學習優秀經驗,加強干部隊伍能力素質建設。以大練兵、大比武為抓手,綜合運用“理論+實操”“嚴培+嚴考”“線上+線下”等方式,結合行業領域實際開展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人員執法比武和實戰練兵,應用“互聯網+執法”系統等開展案卷評查,不斷推動隊伍素質與能力的全面提升。加強全員分工種、分崗位針對性培訓,嚴格“三項崗位人員”考核,從業人員未經培訓合格不得上崗。深入開展全員參與的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做好典型經驗總結、優秀案例分享、職工技能比武等工作,營造崇尚專業、崇尚安全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及政府、縣安委會成員單位)
四、強化要素保障,夯實應急管理基礎
(十二)優化防減救災體制機制。根據需要,設立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承接好相關工作,抓好森林草原火災、水旱災害、地質災害、地震、氣象災害等重點災種的防范。建立完善安全生產風險排查整治和責任倒查機制,修訂完善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議事協調機構工作規則。建立健全審批與監管部門聯動、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事故預防、自然災害巨災保險、跨部門災害防范應對等協調機制,完善“掛牌督辦、警示約談、督導巡查、調度通報”等重點工作推進機制。按照國、省、市安排部署,進一步理順鄉鎮(社區)應急管理體制,明確專門工作力量,建立應急管理及消防履職事項清單,納入基層網格化管理服務內容,切實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及政府、縣安委會成員單位)
(十三)修訂完善應急救援預案。根據需要適時修編縣級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及安全生產、森林火災、地震、地質災害、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應急物資保障等專項預案;相關部門要結合災害事故風險特點,指導鄉鎮編制并動態修訂上下銜接的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簡明實用的村(社區)“一制四案”(突發事件應急包保責任制和防火、防汛、地震和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制定重點崗位應急處置卡。實現應急培訓手冊化、應急處置圖表化、應急指揮卡片化。(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及政府、縣安委會成員單位)
(十四)強化應急救援物資保障。采取政府支持、企業自主、社會援助等方式加強應急救援隊伍裝備建設。加強重點行業和區域的必要物資裝備支持。合理規劃應急物資儲備點布局,建立縣級應急物資儲備庫。對市場保有量充足、保質期短、養護成本高的物資,采取實物與協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儲備。落實省市縣應急避難場所專項規劃,年底前力爭每個村(社區)至少建立1處應急避難場所。健全縣級應急物資調撥體系,建立健全跨部門應急物資調撥協調機制。加大救災政策宣傳力度,開展災害信息員培訓,嚴格救災救助審核把關,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及政府、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十五)提升應急搶險處置水平。加強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森林防滅火隊伍、政府專職應急救援隊伍,企業以及基層專兼職應急救援力量建設,推動應急救援隊伍規范化和“一專多能”建設。開展社會應急力量分類分級測評工作,不斷完善“綜合+專業+社會”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加強各類救援隊伍間的聯勤、聯訓、聯演、聯戰,開展大練兵活動。各企事業單位要針對本單位易發災害事故種類,組織開展疏散逃生和應急救援演練,熟悉應急逃生疏散通道,提升干部職工自救互救能力。科學規劃并推動重點林區建設能夠滿足森林火災救援的停機坪、取水點、防火應急通道。(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及政府、縣安委會成員單位)
五、壓實四方責任,織密安全責任鏈條
(十六)壓實黨政領導責任。嚴格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及我縣《實施細則》,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動態編制并落實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職責清單和2025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每半年至少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分管各行業領域政府副職向政府主要領導匯報履職情況;黨委、政府每季度召開一次安全工作專題會,聽取安全生產工作匯報;縣安委會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會議,分析安全形勢、部署重點工作;縣黨政領導干部每月至少赴包聯地區、企業檢查1次安全生產工作。建立黨委政府安全生產辦實事、解難題清單,全年至少研究解決10項關于安全監管部門領導班子、干部隊伍、監管職責、執法力量、經費保障、執法裝備、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具體問題。發揮專家智庫、專業機構等作用,不斷完善安全生產工作機制,提升黨政領導干部履職能力。(責任單位:縣委辦、縣政府辦、縣安委辦)
(十七)壓實部門監管責任。嚴格按照“三管三必須”實施細則,抓好政策措施落地見效。進一步明確倉儲物流、校外培訓(托管)機構、平臺經濟、特種設備目錄外游樂設施等新業態、職責交叉領域監管責任。充分發揮各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作用,厘清“一件事”全鏈條、各環節安全監管責任。各有關部門要制定安全生產工作要點和治本攻堅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清單,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制定監督檢查計劃。綜合運用“四不兩直”、明查暗訪、“互聯網+執法”等方式推進精準執法。加強部門聯合執法,做到“執一次法、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堅持監管執法與服務指導并重,加大對企業指導幫扶力度,助力企業安全發展。(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十八)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堅持重點行業領域企業主要負責人履職盡責承諾制度,嚴格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的11項職責,加強安全管理隊伍建設,讓能力強、業務精、作風實的過硬干部管安全,讓管好安全的干部受重用。健全企業內部安全風險隱患報告獎勵制度,提升企業員工發現報告風險隱患的內生動力。采取專家入企指導幫扶、企業結對互助和第三方機構提供社會化服務等方式,提高企業風險防范和隱患排查質效。督促企業足額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主動接受監管部門對安全投入保障情況的檢查,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和安全文化建設,依法做到安全責任、投入、培訓、管理和應急救援“五落實五到位”。嚴格按照規定上報事故和涉險事件,堅決杜絕遲報、漏報、謊報、瞞報行為(責任單位: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大寧金融監管支局督促企業落實)
(十九)壓實員工崗位責任。建立健全從主要負責人到一線從業人員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層層傳導壓力,嚴格落實考核獎懲。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安全培訓和反“三違”活動,健全企業人員“三違”行為懲戒辦法,真正將安全責任、規章制度、風險管控、隱患治理和應急處置貫徹落實到一線。各行業領域結合實際,建立作業場所視頻監控系統,開展視頻反“三違”,推廣智能AI反“三違”,促進從業人員自覺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落實崗位安全風險防控措施。(責任單位:各鄉鎮黨委及政府、縣安委會成員單位指導督促企業落實)
(二十)嚴肅倒查追責問責。對安全生產責任落實不到位、重點工作推進緩慢、重大隱患整改不力的,瞞報遲報自然災害災情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通報批評、公開曝光、約談問責。對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等行業企業關閉、破壞監控報警設備設施,或者篡改、隱瞞、銷毀其相關數據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以及無證非法生產經營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主觀故意實施的違法違規行為,嚴肅追究法律責任。按照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和“四不放過”原則,嚴格事故調查處理,依法進行責任倒查追究,不僅追究企業直接責任人和主要負責人責任,而且追究屬地黨政領導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責任單位:縣紀委監委、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
?
大寧縣人民政府
2025年2月17日
主辦:山西省臨汾市大寧縣人民政府 ? 版權所有 2018
承辦:大寧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晉ICP備2021003345號-1 網站標識碼:1410300001
涉密文件嚴禁上網
大寧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