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政策文件 > 大政辦發
發布機構: 大寧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索 引 號:
標     題: 大寧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大寧縣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4-09-25
文     號: 大政辦發〔2024〕37號 發布日期: 2024-10-15
主題分類: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 主 題 詞: 縣城、城鎮化
【字體:

大寧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大寧縣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

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


大政辦發〔2024〕37號

?

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 ?

《大寧縣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行動方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

????????????????????????大寧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9月25日

?

?

大寧縣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行動方案

?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精神,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印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行動方案》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增強我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提升縣城發展質量,促進城鄉融合和縣域經濟發展,結合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省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現場會議精神,精準對接和融入國家省發展大局,聚焦宜居、韌性、智慧,統籌縣城生產、生活、生態、安全,堅持以人為核心,以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城定位為引領,以推動產業配套設施提質增效、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基礎設施提級擴能為路徑,以項目建設為突破點和支撐點,全面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全力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城帶鄉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助推我縣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全面建設“實力大寧”“活力大寧”“魅力大寧”,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大寧篇章。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中心。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城鎮化建設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提升縣城功能品質和宜居宜業水平,更好地留住人、吸引人、服務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向往。

2.堅持尊重規律。緊緊圍繞“六個把握、六個著力”,堅持因地制宜,以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確定縣城規模,依托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發展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堅持文化傳承,大力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的縣城,不搞“千城一面”“萬樓一貌”,也不搞“以假換真”“以洋為美”“千奇百怪”,實現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與縣城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3.堅持生態優先。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堅持統籌城鄉建設發展的經濟需要、生活需要、生態需要、安全需要、提升城鄉承載力和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城市綜合服務能力,以綠色低碳理念引領,深入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4.堅持統籌協調。樹立全周期管理理念,以現代化城市標準同步推進城市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區域中心的輻射帶動力,推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實現城鄉雙輪驅動、良性互動。

(三)發展目標

2024年工作目標

到2024年底,完成大寧縣2024年老舊小區改造、廣場公園亮化、冬季天然氣保供、新昕污水處理廠調節池及配套管網項目、大寧縣公共實訓基地等一系列民政、水利、交通等公共服務項目。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縣城品質逐步提升,公共服務覆蓋面逐步擴大,污染防治初顯成效,生態水域環境持續美化,城鄉融合更加深入,全縣城鎮化建設水平初步提升。

2025年工作目標

到2025年底,持續推進市政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教育、衛生健康、交通、水利等一系列民生服務項目,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壯大,縣城短板弱項進一步補齊補強,市政設施更加完備,公共服務加快完善,人居環境更加優美,公共資源配置與常住人口基本匹配,綜合承載能力持續提升。

2027年工作目標

到2027年底,縣城總體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以百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百億級煤成氣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雙百雙區”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成效,以沿黃旅游公路、黃河越野挑戰賽等資源推動文旅體深度融合、多元發展取得新進展,縣城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務供給優質均衡,城鄉融合發展加速推進,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具有“山水寨城”特色的美麗宜居縣城初具成效,城鎮化格局更加優化、協調,城市現代化建設更為高效、宜居,成為“實力大寧”“活力大寧”“魅力大寧”新縣城。

二、重點任務

(一)優化城鎮發展布局

1.充分發揮規劃引領發展作用。科學編制規劃,按照“多規合一”模式,加快各類規劃編制進度,堅持基礎設施先行、產業發展優先,有序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城市風貌色彩、夜景照明、城市綠化提升等專項規劃編制,加強城市設計,做好與總體規劃的配套銜接。發揮規劃的剛性引領作用,加大規劃執行力度,嚴格落實《大寧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大寧縣縣城空間戰略研究和城市設計》及各專項規劃,樹牢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逐步構建起“魅力大寧”新縣城。(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2.不斷優化區域和城鄉功能布局。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功能定位,重點打造“城市復興”城關片區、“現代物流”城南片區、“產城融合”城東片區、“紅色文旅”城西片區,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管控邊界,通過有序實施新城開發、舊城改造、古城復興,統籌抓好市政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城市綠化美化亮化,交通路網規劃實施,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推動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多元聯動、互促共融的城市發展新模式,打造“一心、一軸、三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構建美麗宜居縣城。(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

(三)培育壯大特色產業

3.抓好大寧“寧脆”蘋果品牌建設聚焦百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推動“特”“優”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延鏈補鏈強鏈,發展現代農業、高效農業。堅持“兩新三化”導向,真正把大寧“寧脆”蘋果做大做強做優,把大寧打造成全省“特”“優”蘋果試驗示范生產基地,促進農民持續高效增收。完善“大寧寧脆蘋果”和紅富士、玉露香梨生產技術規程,推行果園標準化生產、智能化管理和全程托管服務,優質商品果率達到80%以上。完成“大寧寧脆蘋果”區域公共品牌注冊,積極“走出去”參加各類展銷會、推介會、交流會,加強產銷對接,拓寬外銷渠道,充分發揮水果儲存、分選包裝、產品展銷、貨運物流、網絡營銷的功能,積極對接全國大市場,打造晉西南水果集散中心,不斷提升大寧水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力爭入選“山西精品”。(責任單位:縣工科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現代農業發展中心、縣促進外來投資服務中心、各鄉鎮)

4.壯大煤成氣和新能源產業發展。圍繞建設臨汾市大寧煤成氣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的定位,聚焦百億級煤成氣綜合開發利用示范區建設,著力抓好煤成氣全產業鏈和新能源發展,培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支持中石油煤層氣公司深層煤層氣產能項目建設,成立專班、主動對接、靠前服務,推動項目盡快建成投產。堅持“就近利用、余氣外輸”原則,最大限度實現煤成氣資源就地轉化。加快推進煤層氣液化、天然氣提氦等中下游產業項目建設。繼續對接和推進制碳納米管、制氫氣等新材料新技術項目。圍繞管、輸、儲、運四個樞紐環節,加強規劃、完善管理、保障安全。加快建設煤成氣儲氣調峰基地,為全市能源保供作貢獻。(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工科局、縣產業集聚區、縣促進外來投資服務中心)

做大新能源及其配套產業。以重大項目、企業集群和產業鏈建設為抓手,以水電、風能、光伏設備等領域為重點,著力抓好戰略投資商的引進工作,壯大市場主體數量和規模,推進新能源產業擴產能、上規模、提檔次、增效益。積極落實國家對新能源發展的各項財稅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大銜接和協調力度,積極爭取中央、省級發改、財政部門對新能源產業的支持。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加強全生命周期服務,著力推動風光新能源項目落地投產,為縣域經濟趕超進位培育新動能。(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工科局、縣行政審批局、縣促進外來投資服務中心)

5.推進縣域產業園區提質升級。集聚、增創、擴大和用好縣域比較優勢,建鏈、補鏈、強鏈、延鏈,圍繞光電、裝備制造業及煤層氣關聯產業精準招商,推進產業鏈橫向成群、縱向成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圍繞產業培育、品牌打造、政策扶持、服務保障等方面全鏈條發力,推進熟地儲備和標準化廠房建設,統籌抓好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優惠政策支持,做優服務“軟環境”。發展壯大現有企業,突出抓好白酒肉牛產業鏈項目,支持昕宗酒業進一步擴規模、提產能,擴建標準化廠房,擴大清香型白酒老字號的影響力;鼓勵治誠科技、鑫輝電子加大科技創新,盡快升規入統。加快推動項目建設,全力推進SBS防水卷材、機動車檢測線、信億達煤層氣液化調峰、中芯匯智5G直流智能裝備產業、北斗無人機產業、農業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理與利用等項目投產達效;積極協調四川中氫煤層氣集輸樞紐中心、恒源匯通煤層氣綜合利用應急調峰項目開工建設,到2027年底實現招商引資簽約金額達到8億元以上;培育壯大現有光電材料、電子元件精密加工制造企業,實現輕工業園區內規上企業新增2家,持續推動優勢產業集群集聚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工科局、縣財政局、縣行政審批局、縣統計局、縣產業集聚區、縣促進外來投資服務中心)

(四)加快市政設施提檔升級

6.加快城市更新步伐。聚焦“雙品質”建設,加快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寧縣公園、廣場亮化、大寧縣古鄉外環建筑立面改造等項目。穩妥推進地災治理和棚戶區改造,推動朝陽溝—幸福溝地災隱患治理試點,及早消除安全隱患,改善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城市布局、完善路網結構,提升城市形象和顏值。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住建局、縣住建服務中心)

7.完善市政管網設施。從路網建設、停車設施建設、城市道路拓寬等方面入手,打通斷頭路、丁字路,開展道路微循環改造優化縣城道路系統。加快推進與洪大高速接網并軌,打通區域交通“外網”;實施推進步行街西延、縣城道路拓寬改造工程等項目,強化縣城交通“內網”,進一步完善城區路網結構,提高縣城與周邊城市互聯互通水平。完成昕水河2號公園地下停車場、昕水鎮政府立體停車場、新東城停車場建設,進一步緩解縣城停車難問題。合理規劃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優化公共充換電設施建設布局,實現公共充電樁5個鄉鎮全覆蓋,黃河一號旅游公路驛站全覆蓋,充電距離小于50公里,不斷強化城市道路交通運行基礎,構建級配合理、功能完善、順暢通達的路網體系。(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住建局、縣交通局、縣住建服務中心、供電公司)

8.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開展城市體檢,系統規劃提升縣城整體韌性;實施縣城生命線安全工程,加強老舊管線改造升級,推動完善城市燃氣、供熱等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深入開展城市管道和設施普查,有序改造材質落后、使用年限較長、不符合標準的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老化管道和設施,加快消除安全隱患。防范建筑和市政工程質量安全風險,加強工程質量全過程監管,強化工程質量檢測管理,持續推進建筑施工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建設行為。進一步拓展廣場、公園、學校等公共場所的應急避難功能,做好地震災害防范應對準備工作,加大應急物資儲備力度,提升社區自然災害避災點建設水平。加強城市洪澇治理,堅持防御外洪和治理內澇并重,加快推進昕水河人工濕地和新昕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提標改造工程。穩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全面消除老城區嚴重易澇積水點。(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水利局、縣應急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大寧分局、縣住建服務中心、供電公司)

9.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對接全市運管服平臺,建立大寧縣城市運管服平臺。指導新入住小區成立前期物業管理委員會,實現業主委員會全覆蓋。設置便民市場11處,夜市3處。實現縣城垃圾不落地全覆蓋。到2027年底打造兩個3星級物業企業品牌,實現公共租賃住房動態管理,規范新建商品住房項目開發配套公共租賃住房的工作,改善縣城靚麗城市面貌。(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住建服務中心)

(五)推進公共服務供給優質均衡發展

10.構建優質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持續鞏固“雙減”成果,推動縣域教育資源均衡發展。加快推進職業中學、第四幼兒園建設等項目,改善辦學條件;深化大寧一中與襄汾高中教聯體辦學,優化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施校長教師有序交流輪崗行動計劃,完善交流輪崗保障與激勵機制,加快推動縣域內校際間師資均衡配置。完善隨遷子女入學保障政策,加強孤兒、農村留守兒童等教育保障和關愛保護,確保不同群體適齡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責任單位:縣教體局、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衛健局、各鄉鎮)

11.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縱深推進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構建普惠共享優質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加強醫務人員“三基三嚴”培訓考核,嚴格落實18項醫療質量安全制度,強化醫療管理,提升服務質量。繼續實施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創新醫防協同機制,加強重大疾病聯防聯控,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繼續鞏固完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推進鄉鎮衛生院建設特色科室,裝備或更新DR、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設備,配齊介入醫療設備、引進人才,培養微創介入技術人員。強化醫療與康養深度融合,打造手術科室引領醫院發展,綜合實力達到三乙水平。(責任單位:縣衛健局、縣醫院、中醫院、各鄉鎮)

12.健全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深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山西”建設,開展多層次、多類型技能培訓,提升群眾就業技能。強化對返鄉農民工、脫貧勞動力、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指導,幫助實現穩定就業。完善5個鄉鎮、60個行政村、4個社區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加強返鄉入鄉創業園、創業基地等載體建設;加強零工市場規范化建設,滿足群眾多元化就業需求。規范勞動用工管理,穩妥高效解決各類欠薪問題,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責任單位:縣人社局)

持續推進參保擴面,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強化基金監管,確保社保待遇及時足額發放到位。落實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應保盡保、應享盡享。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實施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研究制定“大寧家政”培訓和就業服務實施細則,完成失能、半失能集中照料;打造“大寧家政”服務品牌,改建區域性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安裝“智慧養老云平臺”。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全面落實城鄉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切實加強對老年人、孤兒、農村留守兒童的關心關愛。(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人社局、縣衛健局、縣醫保局、縣殘聯、各鄉鎮)

13.深化文旅體融合發展。以“大河文明、山水大寧”為主題,依托沿黃旅游公路、黃河越野挑戰賽、馬斗關景區等資源,持續推動文旅體深度融合、多元發展。圍繞打造“黃河仙子”文旅品牌,加快推進馬斗關景區質量提升和周邊文創產品設計制作,有序開發二郎山、笊籬寨,逐步修復資圣寺和桑峨民宅大院,串聯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打造大寧民宿品牌,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大力發展賽事經濟,辦好年度黃河越野挑戰賽,打造華北乃至全國最高規格的汽車越野賽事。探索建立黃河越野專業賽事和日常體驗相結合的運營管理機制,越野營地、越野賽道對公眾開放,吸引全國越野愛好者自發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越野體驗和休閑娛樂活動,帶動吃、住、行、游、購、娛等多種旅游業態全面發展,拉動消費增長。強化文旅宣傳推介,通過各種媒介加大旅游信息推送和旅游產品推廣。舉辦專題推介會、文化旅游節等系列活動,通過線下采風、線上直播等方式,提升大寧文旅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責任單位:縣文旅局、縣教體局、縣融媒體中心、各鄉鎮)

(六)推進環境基礎設施提級擴能

14.深入推進污染防治,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加大大氣污染治理力度,守護好“大寧藍”。持續打好“減煤、控車、抑塵、禁燃”組合拳,強化揚塵污染防治,嚴格建筑工地管理,推行綠色環保施工,確保建筑工地做到“六個100%”。完善水環境監測網絡,力爭昕水河出境黑城斷面水質穩定在III類水質。(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大寧分局、縣水利局、縣住建局、縣交通局、縣自然資源局)

15.強化生態保護修復。推進昕水河南北兩側土石山區等重點區域生態修復,以黃河、昕水河、義亭河、岔口河流域為生態修復重點區域,加強國道G209、國道G520兩側荒山綠化,加強昕水河、義亭河入黃口河道管護。持續推進黃土高原地區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固溝保塬、溝壩地治理等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加強河流河道疏浚、新建堤防、平整灘地、生態綠化、泥沙攔蓄等建設。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20km2,森林覆蓋率達到41.1%。(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大寧分局、縣水利局、縣住建局、縣交通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林業局)

16.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引導企業綠色化改造和清潔生產,建設一批綠色園區、綠色企業、綠色工廠,倡導低碳旅游、綠色流通;推廣垃圾分類處理。發展綠色交通,大力推進公務用車、公交車輛、出租車等新購置車輛使用新能源汽車。(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住建局、縣交通局、縣住建服務中心)

(六)構建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格局

17.推進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推動縣城供水供氣供熱管網向鄉鎮延伸,推進縣鄉村道路連通、城鄉客運一體化,堅持把“四好農村路”建設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完善農村污水垃圾收集處理系統,建立城鄉統一的基礎設施管護運行機制。(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住建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住建服務中心、各鄉鎮)

18.推進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發展城鄉教育聯合體,深化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快推進縣級醫院與鄉鎮衛生院建立緊密型縣域醫療共同體,加強重點人員醫生簽約率;強化返鄉農民工、脫貧勞動力、大學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指導,鼓勵支持返鄉創業就業;健全縣鄉村銜接的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鄉村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責任單位:縣教體局、縣民政局、縣衛健局、縣人社局)

19.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完善監測幫扶工作機制,持續抓好三類戶風險隱患排查,確保有返貧致貧風險和突發嚴重困難戶應納盡納。加強省內勞務協作、促進就地就近就業、落實就業幫扶政策,千方百計增加脫貧群眾收入。繼續加大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支持力度,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工作專班,由縣住建局牽頭負責專班日常工作。縣級有關部門要主動作為、密切配合,按照工作職責和方案分工要求,加大財稅、土地、金融等方面支持保障力度,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指導,在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體制創新、重大項目安排等方面予以積極支持;調動各方面力量參與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實行臺賬式管理、項目化推進,逐條逐項落細落實各項任務。

(二)加強規劃引領。嚴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守牢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以縣城為主,合理確定發展規模,因地制宜精準補齊短板弱項,打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等堵點卡點。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科學謀劃儲備建設項目,切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

(三)加強政策協同。根據本行動方案制定配套政策舉措,強化部門間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協調配合,推動本方案與財政、投資、土地、就業、住房、衛生、教育、環保、金融等領域政策形成合力,構建相互銜接、務實管用的新型城鎮化政策體系。合理安排城鎮體系、產業發展、基本農田等空間布局,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營造全社會共同推動新型城鎮化的良好氛圍。

(四)實施監測評估。強化規劃全過程管理,建立健全綜合反映新型城鎮化水平的統計監測與評估指標體系,適時開展規劃中期評估和專項監測。完善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的目標責任制,加強檢查指導和分析評估,跟蹤監測和監督檢查新型城鎮化建設進展情況,及時反映工作進展成效及存在的問題,評估政策實施效果,對工作不實、行動遲緩、推諉扯皮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或約談。


大寧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大寧縣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pdf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主辦:山西省臨汾市大寧縣人民政府 ? 版權所有 2018

承辦:大寧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晉ICP備2021003345號-1  網站標識碼:1410300001

涉密文件嚴禁上網

大寧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晉公網安備 14102602000101號

適老化無障礙服務認證標識